市委四届六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推进宣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贯彻落实好市委全会精神,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以思想再解放的成效推进改革再出发、以对标沪苏浙的勇气推进发展高质量。
一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奋力谱写郎溪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动思想再解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指示精神,抢抓历史机遇的迫切需要,是缩小与沪苏浙地区差距、奋力对标追赶的现实路径,也是推动实现郎溪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坚决破除与新时代要求、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以思想上的再解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要把解放思想的直接成效体现在推动改革创新上。沪苏浙地区之所以能始终保持蓬勃发展的旺盛生机,关键在于他们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变革创新。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胆识和魄力,全方位创新理念,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要学习借鉴“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简政放权+互联网+店小二”等经验,在重点领域开展专题研究,科学谋划一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举措更实的改革任务,以改革的“深刺激”、“强刺激”推动发展、释放活力、激发动能。要把解放思想的直接成效体现在强化对标找差上。要按照“全面学习溧阳、深度接轨苏南”的要求,主动对标、主动对接,结合郎溪实际,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发展环境、工作作风等方面与以溧阳为代表的苏南地区全面学习、主动对接、深度接轨,在相互对比中找准差距,在学习借鉴中启迪思维,把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好理念,体现在我们的政策和体制机制的变革中去。要把解放思想的直接成效体现在经济转型升级上。对标沪苏浙,思想是先导,发展是目的。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找准在沪苏浙产业分工中的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生态等优势,加快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使郎溪真正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地和产业配套基地。
二要以砥砺奋进为使命,加快汇聚郎溪高质量发展的“正能量”。要谋划好清晰的发展思路。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高质量、区域合作高水平、城乡面貌高颜值、政务服务高效能、人民生活高品质的要求,围绕皖苏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城市建设及品质提升、交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科学合理制定今后三年行动计划及实施方案,分年度推进实施。要围绕市委1+7系列文件精神,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意见,明确具体要求和贯彻落实举措,为推动实现郎溪高质量发展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支撑。要保持住振奋的精神状态。要保持务实高效的状态,对看准了的事情闻风而动、马上就办,对定下来的事立说立行、狠抓落实,全力推动各项工作高效快速落实。要保持一抓到底的干劲,不推诿扯皮、不消极懈怠、不空谈浮夸、不浅尝辄止,真正做到不达目的不罢休,不获全胜不收兵。要保持敢于担当的勇气,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做到困难不回避、责任不推诿、矛盾不上交。要培育出优良的工作作风。坚持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要树立争先进位的思想,凡事争先进,工作创一流,敢与强手比高低,始终保持向上的动力。坚持工作精细化,倡导“精细”作风,做到既要有大思路、看大方向,又要把准细节、注重操作方法。要树立起鲜明的风尚导向。要树立实干的导向。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提超越阶段目标,统筹用好有限的财力,多做打基础、补短板、惠民生的工作,做好规划留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要弘扬担当的精神。始终保持“不怕困难不怕事”的劲头,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到谋发展、干事业上来,真正把难办的事情办好,把难做的工作做到位。要永葆为民的情怀。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为党分忧、为职尽责、为民奉献,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三要以“关键少数”为重点,培育打造郎溪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要把政治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强化“四个意识”,切实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能力,树立政治理想,把握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使自身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要把纪律规矩作为始终恪守的铁律。要大兴清正廉洁之风,努力营造遵纪守法、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要把领导带头作为作风建设的关键。领导干部是一般干部的榜样,上级是下级的榜样。上级领导干部作风好,就会在下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转变干部作风,要从领导干部做起,从领导班子抓起。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求真务实的倡导者、实践者、推动者,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率领“一班人”、带动“一层人”、影响“一群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事业的伟大不仅在于目标的宏伟,更在于过程的艰辛;生活的美好不仅在于成果的丰硕,更在于经历的丰满。我们要以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为契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奋力谱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时代篇章,开辟美丽郎川的美好未来。
(中共郎溪县委书记 彭禧元)